在经历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后,国际原油价格周三强势反弹,摆脱了前一日创下的五周低点。市场对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再度聚焦,原因是美国总统针对亚洲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问题,发出了加征关税的威胁。
周三亚盘时段,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.4%,至每桶67.93美元;WTI原油上涨0.4%,至每桶65.44美元。
此前一天,两大原油基准合约均下跌超过1美元,创下五周新低,主因是OPEC+宣布将在9月增产。
“投资者正在评估亚洲国家是否会在关税威胁下减少俄罗斯原油采购,”野村证券经济学家Yuki Takashima表示,“若其进口维持稳定,预计WTI将在本月内保持在60至70美元之间。”
OPEC+(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)周日宣布,将于9月将产量提高54.7万桶/日。这一决定提前结束了该组织此前实施的减产协议。
OPEC+目前供应全球近一半原油,其加速恢复产量的举措,旨在抢占市场份额。
不过,此举也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,尤其是在需求复苏尚未稳定的背景下,进一步增加了油市的不确定性。
亚洲国家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外交与经济压力。尽管美方希望借此方式推动俄罗斯作出和平决策,但亚洲国家政府已明确表态,称关税威胁“缺乏依据”,并誓言捍卫其经济利益。
这种局势使得国际贸易关系再度紧张,部分市场人士担忧这可能导致原油供应链出现扰动。
除了地缘风险因素,美国方面的库存数据也为油价提供了支撑。“美国最新的原油库存数据显示供应趋紧,对市场形成实质性支撑,”Yuki Takashima补充道。
根据市场调查,美国石油协会(API)数据显示,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了420万桶,远超此前预期的60万桶降幅。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将在周三晚间公布官方库存数据,若进一步确认大幅去库,将可能强化市场对供需紧张的预期。
从美原油(WTI)日线图来看,价格在触及60美元上方的关键支撑区域后出现明显反弹,形成看涨吞没形态,显示短期多头重新占据主动。
目前价格已重新站上5日均线,并尝试向20日均线靠拢,若能有效突破65.80美元的短期阻力位,将有望挑战67.50美元附近的中期阻力区。
相对强弱指数(RSI)回升至中性区间上方,动能指标MACD虽仍处于负值区间,但出现缩口迹象,暗示下行动能正在减弱。整体来看,若无新的供应利空消息,WTI短期走势倾向震荡反弹格局,但上方均线压力依然明显,需关注能否放量突破。
编辑观点:
尽管油价短期内因库存下降和关税威胁而反弹,但中长期仍面临供应增长与贸易担忧情绪交织的双重压力。特别是OPEC+加快增产步伐、美国高频外交施压策略以及亚洲国家能源政策立场未明,或将令油市继续处于震荡调整状态。短期需警惕市场对消息面的高敏感性。